| ||
最新讲座的海报、录像和PPT |
第四章 砺学笃行出夔门──勇气 你当刚强壮胆!不要惧怕,也不要惊惶;因为你无论往哪里去,耶和华你的 神必与你同在。 《约书亚记》1:9 他就是大学生呀? 学校坐落在一个偏僻、宁静的小城里,是那座城里仅有的一所大学,不通火车和轮船。汽车是最快的交通工具,但是没有直达班车,必须在中途住上一夜,第二天才能到达。我生平第一次出远门,首次乘坐公共汽车,往一百多公里远的地方去,感到既高兴又不安。当汽车离市区越来越近时,就向旁人打听下车后该怎样去学校。他们说应该有校车来接新生,要我不必多虑,留意观看就是。这样,两天来惴惴不安的心终于踏实了下來,随后就继续欣赏窗外既熟悉又陌生的田园景色,但无意间听到从车后面传来一位年轻女士的声音:“他就是大学生呀?” 那时的大学生掷地有声,以至被人称为“天之骄子”,实在是教育不能承受之重。何以会如此?难道是因为人们对知识、对人才的极端重视和尊重?在回答问题以前,不妨首先看看我本人的情况。上高中以前,是一个衣、食、住、行无人问的农民。凭借两年吃苦耐劳的奋斗和一往无前的拼搏,腿上的稀泥还没有完全干落掉,就一脚跨进了大学的校门,成为生、老、病、死有依靠的“知识分子”。这好似从地狱升到天堂的“赏赐”不仅让我,恐怕也让其他的人不得不承认,对当时的农民来说,和读书相比,没有任何其它的投资能带来如此丰厚的回报。事实上,从“刑不上士大夫”到“天之骄子”,读书人一举成名后所享有的特权,无疑是他们寒窗苦读的关键动力,当然也同时是导致他们日后脱离实际的根本原因。如果说“知识就是力量”的话,它既可以是推陈出新的力量,也可以是改变身份、地位和命运的力量。当我们把教育当成为一种选拔应试能手的训练时,所看重的就只能是那些被筛选出来,象征地位与身份的高分获得者,而不是教育本身。这就是为什么“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等观念能够被社会推崇备至。对这样的教育越加重视,越会毁了受教育的人,因为读书差不多变成了一种投机的行为。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八五年考研的冲锋号在农历新年的钟声来到之前吹响了,让我们这些经历过七月流火的高考幸运儿,又在天寒地冻中拉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序幕。高考把绝大多数人无情地拒之于大学门外,使他们不再享有被教育的特权,而考研则是让极少数人继续获得被教育、被规范的权利。和蔚为壮观的高考场景相比,考研实在显得无足轻重。我和屈指可数的考生坐在冷冷清清、空空荡荡的大教室里,感到除了一个火热的心以外,其它都是冰凉的,特别是从北京来的试卷,寒气逼人。就我而言,考大学显然是为了铁饭碗,其拼搏的力量来自环境的逼迫。但考研的动力就不一样了,它不是来自外界的压力,而是内在的不安,只不过那并非是要献身科学的奋斗精神,而是得陇望蜀的坚强意志。因此,即使考场冷清空荡、考生寥寥无几、食堂敷衍塞责,但凭借一往无前的豪情,鏖战三天,终将满腔的热血化倾注笔端,凝成文字,流淌成希望之渠,跃出夔门,直奔京城。 至此,从一九七八年夏到一九八五年春。我在六、七年的时间里,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考、高考和考研,相当于经历了明、清科举制的县试、院试和乡试,由一介农夫成为童生、秀才,并向举人靠拢。父亲告诉从未听说过“研究生”的乡亲们说:“如果考上了研究生的话,就等于是中了举人。按照古时候的规矩,举人要被称为‘老爷’,因为他们已经具备了做官的资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