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最新讲座的海报、录像和PPT |
管仲的智慧 来源:《整全教育中文》 《论语·宪问》 子曰:“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孔子说“晋文公欺诈而不正直,齐桓公正直而不欺诈。” 子路说:“桓公杀公子纠,召忽为之而死,管仲不为公子纠自杀。这不算仁吧?” 孔子答复:“齐桓公九次成为诸侯盟主,不用武力,这都是得力于管仲。因此,管仲亦和召忽一样的仁。” 子贡说:“桓公杀了管仲所辅佐的公子纠,管仲不能为主子公子纠而死,反而辅佐桓公,这能算是仁人吗?” 孔子答复:“管仲相助桓公,使他为诸侯的盟主,一统天下,百姓到今天仍受管仲的恩赐。如果没有管仲,我们百姓都要变成披头散发与左扣衣襟的夷狄了。管仲的智慧非一般的普通人所能理解。要是自缢于沟渎之处,就无功绩为人所知了。” 这里面的人物和事情都需要借助故事才能引起兴趣。 管仲和鲍叔牙都是春秋时代的齐国人。两人合作做生意,赚了钱分帐时,管仲总是多拿一些。但是,鲍叔牙并不介意,因为他知道管仲缺钱。后来两人参军上战场,几次打败仗管仲都逃得很快。但鲍叔牙并不认为他怕死,因为管仲家里还有老母亲需要照顾。 再后来,他们改行从政。当时,齐国的君王齐襄公有两个弟弟,分别叫小白和纠。鲍叔牙去辅佐小白,管仲去辅佐纠。不久,鲍叔牙知道齐国将发生内乱,便帮助小白逃到莒国。管仲和另外一位叫召忽的大臣则帮助纠逃到鲁国。 果然不出鲍叔牙所料,没多久齐襄公就被人杀害。为争夺王位,小白从莒国回齐国。同时鲁国也出兵护送纠回齐国,另外派管仲带领军队阻挡小白。管仲在路上遇上小白,一箭把他射中了。管仲报告小白已死,于是,鲁国的军队就不慌不忙送纠回去。 其实,小白没死,比纠先进入齐国,当上了齐国的君王,称为齐桓公。他们听到鲁军来了,立即应战,把鲁兵打败了。齐桓公命令鲁国杀死纠,并交出管仲与召忽。在得知纠被杀以后,召忽为了表示对主人的忠诚,马上就自杀了。但是,管仲没有自杀,成了齐国的囚犯。鲍叔牙建议齐桓公不仅不杀管仲,反而让他当了齐国的宰相。管仲尽心尽力辅佐桓公统一天下,使百姓过上了安宁、幸福的生活。 管仲曾经感慨地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别忙,故事还没有结束。 后来,管仲得了病,快要死了。齐桓公去探望他,说:“仲父呀,我们不要忌讳,实话实说吧。你的病已经很重了,若有不测,国事应该交给谁来管理呢?” 管仲问:“你打算交给谁呢? 齐桓公:“鲍叔牙。” 管仲说:“不行,鲍叔牙这个人的确清明、廉洁,但是有弱点,对于不如自己的人,从来不去亲近,而且对于别人的过错,他一辈子也忘不了。 让他来治理国家,对上,必然会过多地约束国君;对下,忤逆百姓。一旦得罪了国君,也就不会长久执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