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全的教育, Holistic Education, 中文教材, 姒玉明编著, Chinese TextBook, Zhong Wen
Holistic Education
整全教育     Holistic Education             Email: info@holisticedu.us     Tel & WeChat: (484) 320 0936             Login

最新讲座的海报、录像和PPT

 

2025年整全教育教师培训奖品书单 (括号内的金额是该书的零售价)
完成4次培训的老师可从任选一本电子版。未能完成4次培训,但如果能邀请至少3位老师参加培训,也可以获得一本。

《整全教育中文分级阅读》第三册 ($15)

《整全教育中文分级阅读》第四册 ($20)

《整全教育中文分级阅读》第五册 ($20)

《整全教育中文分级阅读》第六册 ($20)

《汉语拼音》($20)

《爱是永不止息》($30)

《笑话与故事》($25)

《整全的教育》($20)



第一讲

以下是老师们莅临讲座网课或观看讲座回放后写的感想。

2025,4,7 以下是陈老师观看回放后分享的观后感。

听如何提升课堂吸引力讲座反馈

虽然遗憾没有现场听到赵老师的讲座,但是感恩姒老师分享了录像链接,让我 没有错过学习。赵冉老师很温柔,带领其他老师们一起阅读文章,并且细致地分析讲 解。为了做到吸引听课的老师,过程中也设计了很多互动环节:回答问题选1、2、3, 或者是显示屏上打勾等等。整堂讲座中有很多重点,我自己印象比较深刻的几点是:

1,帮助学生找到他的能力所能及的目标很重要。让孩子有一个目标,不是被父母逼着学习,但这个目标又是可以努力达到的。

2,把握对学生的要求和挫败感的平衡很重要。赵冉老师很注意不同学生的接受程度, 对于一些同学的错误用全班一起改正,对于敏感的学生要很小心的纠错。

3,在实际操作中,老师先示范,然后带学生一起操练,最后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操作。 以上是我听讲座中划出的重点,于我的教学很有益处,但我也想到一些实际的问题:比如,有的学生学习能力很强,掌握的学习内容很好,但是成熟程度未必是班里最 成熟的。他们未必能够接受老师把对班级的 要求放在中等偏下,他们会对老师过多关注 水平较低的学生上表达不满,觉得自己被忽视,也觉得自己在班上感觉被浪费时间,请 问怎样处理这样的孩子?另外,期待下一次 讲座老师能有更多实际例子、教学内容的展 示。谢谢!

2025,4,12
以下是唐老师观看回放后分享的观后感。

第一点, 当然有些老师天生善于教导和引导孩子们参与,但是大部分的人确实需要努力的。 我自以为自己不善于教导,看很多老师教得游刃有余,就更觉得自己不善教导了。 原来大部分的人与我一样,而且通过学习和操练是可以有所提升的。

第二点,关于学生们的参与:要想让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老师得用心,用爱去面对他们,也需要用智慧,不要轻易泄气,老师要把握住氛围。让他们主动参与不是什么都不学,不是只是玩儿游戏。得和他们一起设立一个有价值并且能达到的目的,挑战他们,并且在教导中,凭爱心说诚实话。

第三点,当课堂中出现水平不一致的时候,该如何处理? 按照水平最低的孩子的水平来进行课堂操作,其实水平高的孩子通过反复和自我学习更能有所提高。我就想到其实教会也是这样。与其花费心思和精力培养几个核心门徒来进行事工,其实更属圣经的方法是全教会一起来成长,成长得慢的人还需要什么方面的教导和操练,就做什么方面的教导和操练,当然会慢,但是会走得更稳和更远。 以上是我的几点想法,感谢姒老师提供这样的机会,也谢谢赵冉老师的倾心分享。

2025,4,12 以下是刘老师观看回放后分享的观后感。

如何提升课堂吸引力
第一:学生愿意学 且抓住注意力学 要提升课堂吸引力 抓住学生的心 如竞争性的活动 了解不同学生需求
第二: 有天生的好老师但大部分需要学习如何成为好老师
第三:要注意任务的难度设置
第四: speak the truth in love 诚实温柔得纠正错误 如全班一起改正 询问学生想要自己如何纠正他的错误
在我的课堂中可能之前没有注意到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难度 很难做到差异化教学 需要在之后的实践中需要慢慢改善这一点

2025,4,12 以下是萧老师观看回放后分享的观后感。

如何提升课堂吸引力
上周五听了赵老师的讲座,很有收获。我现在想就我班的学生与大家一起讨论。
我是周末中文学校的老师,我们学校很小,总共10个学生,两个老师。我们大概按年龄分两个班,正规学校4-5年级的学生有两个,开一个中级班,其它零基础,有一些基础的幼儿园至一二年级的孩子开一初级班。我是初级班的老师,我班有8个学生,有四个孩子父母中只有一个是华裔,这4个孩子都是零基础,其中两个孩子还是确诊的多动症孩子。另外4个华裔家庭的孩子多少都有一点儿基础,能听懂部分中文,这其中也有一个多动症的孩子。总而言之,我这班就像一个special education的班。上课如果做游戏,游戏过程不能太excited,不然三个多动症孩子会兴奋得停不下来,一下没看住就会打起来。让做安静的活动,教他们写字,华裔家庭的孩子嫌你在白板上演示太慢,自己照葫芦画瓢早早写完,你在指导半华裔家庭的孩子时,华裔家庭的孩子就在教室里乱跑,你给他们布置额外的功课,你不看着他们,他们不会主动去做。我感觉我没有三头六臂的根本照顾不过来每个孩子。我提出把华裔家庭中一个基础好点儿,一个多动症的移到中级班,一是家长不愿意,二是中级班的老师说她也管不了。我每次上课要压住小孩说话声,嗓子都喊哑。老师们能给出谋划策,给个比较优化的教学计划吗?其中一半华裔多动症的妈妈还让我们给出对她儿子的教学计划,比方他怕光,要做暗地方,对声音敏感,其他孩子不能尖叫等等。谢谢各位老师!

2025,4,13 以下是蒲老师观看回放后分享的观后感。

看见即疗愈

我是一名在哈萨克斯坦大学从事中文教学的老师。听完赵冉老师的讲座,感触良多。但是,我今天结合我的实际教学工作分享一下自己感受。我认为作为老师最最重要的一点便是你需要真诚地关心你的每一个学生学习意图背后的诉求和感受,你需要真正“看见”你的学生,这是一个生命看见另一个生命。(例如,老师经常对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真诚的鼓励,像 “你这次作业的解题思路非常独特,看得出来你很用心思考”,这简单的话语能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努力被看见、被认可。)随着“被看见”的体验发生,学生会重新审视自己的学习过程。于此同时,学生为了持续获得这种积极反馈,会主动投入更多精力到学习中,将原本可能被动的学习行为转化为内在驱动的自主探索,从 “要我学” 转变为 “我要学”,不断挖掘自身潜力,追求更高的学习目标。最终,整个学习过程会是一个双向奔赴的过程。

2025,4,14 以下是李老师观看回放后分享的观后感。

赵老师讲座观后感(一)

我这是第二次听赵冉老师讲座了,第一次还是几年前在志刚老师的“麻辣汉语”平台上。赵老师娓娓道来,润物细无声的讲课风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本次即使有时差我也申请了听录播。认真地听完录播,收到了很多启发也引发了很多思考。

我是在西班牙一位汉语老师,平时在大学教国际关系和翻译专业的本科生,汉语作为他们第三第四外语。周末在华校教华裔孩子。从教十多年了。特别同意赵老师说的:”虽然我们教的是汉语,但是更重要的是育人“。 有了这样的使命,所以在教学当中才会去关注学生除了学习成绩背后的行为和情绪。在教西班牙大学生相对更轻松,因为他们基本都是有意愿学的,所以大多数都是主动学习,也能如期达到学习效果。但让我揪心的还是华校的孩子们。赵老师讲到”抓心就要交心,有爱心“但是有时候面对一个没有意愿学中文,上课完全是打酱油,回家不做作业,时常有黔驴技穷的无力感。今年三年级班里有一个小男孩,他完全对中文不感兴趣,基础也比较差,家长如果不监督,就不完成作业,完成了也是敷衍了事。上课基本他就神游了,很难抓住他的心。 我跟家长沟通过几次,家长平时忙于生意也几乎没有时间陪伴,说在西班牙语学校也是一样,作业总是拖到最后。 我也单独跟他聊过,了解到他对画画和游戏感兴趣,后来发现我在留课文思维导图和诗意图的作业,他完成得很好,也表扬了他。每周我会请班级两位同学提前准备一个小故事到班级里讲,他也很认真地准备。他这样的表现应该比开学时有了很大的进步。但现在让我头疼的是他的汉字。因为他造的句子很多还在标拼音。作文更不用说,基本百分之七十都是拼音。画思维导图和讲故事都是练习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但是终究也要写汉字啊,所以我现在还是绞劲脑汁看看怎么激励到他,让他有兴趣写汉字。所以我也期待跟赵老师和其他老师们学习更好的方法激励这样的孩子!谢谢整全教育这个平台,也特别感谢姒老师! 祝春安!

2025,4,14 以下是虞老师观看回放后分享的观后感。

听了老师的第一讲,我的个人反思如下:

1.是否只有想Alex这样的学生才需要engagement?
文章最开始为我们描绘了老师眼中普遍的“问题学生”的画像,也是以Alex为切入点开始分享engagement这个话题。但在我们的实际课堂中,是否只有Alex这样的学生才需要engagement呢?我想回答应该是否定的。在课堂上,可以一直认真听老师上课,但只是机械重复老师的问题与话语的学生,需要engagement。甚至那些已经学习效果不错,老师和学生们公认的“好学生”,也同样需要engagement。
借着这个问题,我们就来到了另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是engagement,engagement的目的是什么?讲座中,老师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什么是engagement,她从另一个角度,什么不是engagement入手。这又引发了我的再次思考。

2.engagement不是entertainment。
因为我自己的学生主要是青少年,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增加学生的互动,我觉得应该在课堂上设置各种各样的环节,但这样的课堂完成后,学生往往没有达到预想的学习效果。我想问题就在于我让游戏这些辅助的工具,喧宾夺主了。我误以为“entertainment”就是“engagement”。
感谢老师的讲座,期待后面我们更深入地探讨engagement这个话题。

注:虞老师的问题很好!获得一本赠书!祝贺您!

2025,4,15 以下是王老师亲临讲座网课后,写的感想。

赵老师的讲座我有机会就听,以前至少听了三、四次以上。每次听讲,不仅在知识上得到了扩充,更是在心灵里得到了震撼。

这次仅谈从赵老师第1次讲座中学到的关于学生的动机的组成部分,期望值和价值。我们知道,没有动机,学生是很难教的。对于期望值,由于我们东方的文化传统要求谦虚、低调,我们对期望值总是有些保留,不敢设得太高,生怕做不到。但是这样的结果呢,可能对学生的动机有所损害,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我觉得我们的期望值要订得更高一点,更大胆一点,哪怕经过努力错失了一些,也比学生缺乏动机要好。谢谢赵老师的启发!





返回




© 2012-2023 by Yuming Si. All Rights Reserved. Contact: info@holisticedu.us